路透社报道,作为数据中心投资热点的马来西亚正在收紧扩张步伐,业内人士和分析师认为,这一举措将阻碍中国获取对提升其人工智能能力至关重要的高性能芯片的努力。
近年,凭借低廉土地和电力成本、以及对本地AI发展前景的看好,马来西亚吸引了包括微软、亚马逊、Google等美国科技巨头,以及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在内的大量数据中心投资。
据数据中心咨询公司DC Byte的数据,东南亚五大增长市场在建的数据中心容量中,逾三分之二都落地于马来西亚。因新加坡成本偏高,多个企业将数据中心布局转向邻近的马来西亚柔佛州。但随着马来西亚面临电网容量与水资源压力,以及受到美国方面不允许中国企业通过该地区获取受控出口的美制AI芯片的压力,这一“数据中心热”已明显降温。
作为中国在东南亚的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今年7月宣布对所有出口、转运及过境美制高性能芯片(如英伟达产品)实行许可制度。中国产替代芯片在支撑和开发能够与美国产品竞争的中国先进AI模型和应用方面仍属“差强人意”。
新规为中国数据中心在马来西亚“境内自用”进口美制芯片留下了政策空间,然而业内专家称,随着马来西亚争取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对相关项目的审查势必趋严。美国商务部已表示担心,中国境外的数据中心可能购买AI芯片来训练国内AI模型,包括军事用途。
“AI版一带一路”
中国自2021年发布为期三年的数据中心企业“走出去”行动方案后,即开始推动境外扩张,重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马来西亚也是“一带一路”重要成员。今年4月,习近平访马期间,两国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加强“数据连接”、5G基础设施和AI方面的合作,为中国在马扩充数据中心能力提供了政治动能。
中国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GDS Holdings)于两年前在柔佛开设了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该项目仍在扩建中。但随着美国持续打压中国AI能力,万国数据已逐步减少对其新加坡子公司的持股,并于今年1月将其剥离为独立实体DayOne。柔佛州数据中心发展协调副主席李廷汉认为,中国企业此举“换牌”是为了分散客户风险,“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贸易紧张局势在升级。”
DayOne首席执行官许志明7月在新加坡其首个数据中心动工仪式上表示,早有意将业务拆分独立,以适应不同监管环境。新加坡自2022年1月结束为期三年的新数据中心建设禁令,并于去年宣布“近期”将释放300兆瓦的数据中心容量。
据莱坊(Knight Frank)报告,截至2024年12月,柔佛有12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总容量约369.9兆瓦,另有28个项目规划中,预计容量增加898.7兆瓦。柔佛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投资热土,至2025年二季度获批42个项目,总值达1644.5亿林吉特,占全国运营IT总容量的78.6%。
柔佛毗邻新加坡,借助低延迟的连接受益于新加坡数据中心群。近年来,当地加强了准入门槛,去年设立审核委员会,对在水电可持续性方面不合格的约30%项目予以否决。副主席李廷汉称,随着申请者更加熟悉流程,获批率已有提升。
DC Byte高级分析师黄思敏表示,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因地理临近、政治摩擦较低以及数字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成为中国数据中心海外扩张的理想市场。“不过,随着东南亚面临更严格的审查及关税措施,预期中国企业在该地区的扩展难再复早年之势,尤其是在既有中国背景、又受美方关注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