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消息,美国政府近日发布所谓“缩水版”联邦预算案,其中NASA相关条款引发强烈不安与震惊。以下从“亮点”、“弊端”与“争议点”三方面解析:
亮点部分在于特朗普预算案对阿尔忒弥斯(Artemis)计划的月球及火星载人探索部署:明确划拨逾72亿美元用于重返月球,另拨10亿美元支持载人火星任务。按计划,阿尔忒弥斯III号登月任务后,将终止猎户座飞船(Orion)及太空发射系统(SLS)的研发。尽管已建成组件或改作他用,但月球门户空间站(Lunar Gateway)项目仍遭取消。
后续探月任务将完全交由商业航天系统执行,包括现有及待开发技术方案。据报道,该计划旨在打造“端到端”月球任务解决方案——实现宇航员从地球发射、月表着陆到安全返回的完整链路。SpaceX与蓝色起源(Blue Origin)有望成为核心承包商。
弊端层面,该预算案对NASA科研项目堪称毁灭性打击:地球科学与空间科学经费分别遭13亿与23亿美元巨额削减。处境艰难的火星采样返回(Mars Sample Return)任务及多颗“低优先级”气候监测卫星被直接砍掉。
行星协会(The Planetary Society)警告,预算削减或将导致更多任务面临腰斩,包括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达芬奇号(DAVINCI)金星探测器、“金星发射率、无线电科学、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地形学与光谱学任务”(VERITAS)以及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这些项目的取消将是太空科学不可估量的损失,更关键的是,美国可能因此将领导权拱手让予他国——尤其是中国。
尽管关于气候变化程度及解决方案仍存合理争议,但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监测数据始终是决策基石,气候卫星经费削减至少构成重大隐患。
另据独立消息,NASA正通过三项措施压缩国际空间站运维成本:
1、航天员驻留期由6个月延长至8个月
2、轮换人员从4人减至3人
3、终止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AMS-02)升级计划
争议焦点在于后续发展:国会将如何应对?会否至少部分恢复被砍预算?
压倒性现实是:据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披露,美国国债已突破36万亿美元,本财年赤字预计达1.9万亿美元——如此财政状况显然不可持续。
面对当前联邦财政困局,特朗普政府仍计划扩军费并且推行减税,这让NASA避免预算削减的立论根基更加脆弱。
当然,所有面临经费削减的联邦部门,此刻正全力冲击国会山,力证其预算关乎国运。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家太空委员会(NSC)重建堪称积极进展。该委员会由副总统任主席,汇聚内阁要员定期制定太空政策。这个机构曾在老布什时代发挥过关键作用。虽然委员会一度被克林顿总统裁撤,但特朗普在首届任期内恢复了这一机制。
行业人士表示,NSC的持续存在"将形成对白宫预算压力的制衡",并协助特朗普提名的NASA候任局长贾里德·艾萨克曼曼(Jared Isaacman)"打造更均衡的航天计划"。
长远来看,美国国家太空委员会能否破局?若业内判断准确,其应在推进月球-火星载人计划的同时,力保NASA基础科研项目的存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