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9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近期 《IPv6 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 (2021-2023 年)》印发,请问我国目前 IPv6 的部署应用情况如何?下一步还将有哪些部署?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 IPv6 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遵循“能用、好用、爱用、全用”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 IPv6 网络就绪 、IPv6 端到端贯通等专项行动,取得了显着成效。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指导基础电信企业完成了骨干网络 、LTE 网络、城域网络 IPv6 升级改造,实现了全国 14 个骨干网直联点 IPv6 互联互通 ,IPv6 国际出入口带宽“从无到有”,可以说中国的 IPv6 网络“高速公路”已经全面建成。
二是应用设施能力显着增强。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全部数据中心 IPv6 改造,全国已有超过 90% 的内容分发网络节点支持 IPv6。 国内主要 11 家云服务企业,接近半数的云主机 IPv6 性能优于 IPv4。
三是终端设备支持水平提升。工信部已在设备进网检测、无线电信号核准等规范性文件中明确支持 IPv6 功能的要求。在移动终端方面,主要手机厂商自 2018 年起新发布的机型和系统已全面支持 IPv6。 在固定终端方面,市场主流的光猫设备已全部支持 IPv6, 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已完成全部具备条件的存量光猫的远程升级。
赵志国表示,截至 9 月底,我国移动通信网络 IPv6 流量占比已经达到 22.87%, 提前完成 20% 的阶段性目标,标志着我国 IPv6 发展进入了“流量提升”时代。下一步,工信部将切实抓好已发布的 《IPv6 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 (2021-2023 年)》组织落实,针对商业互联网应用 IPv6 比例较低、家庭终端 IPv6 支持能力不足、应用基础设施 IPv6 服务性能有待增强等短板,引导行业各方扎实推进,协同解决。
一是加快标准制定。联合有关部门成立 IPv6 标准工作组,进一步加快推进 “IPv6 +”测试等系列标准研制工作,为 IPv6 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提升服务性能。持续完善指标监测机制,推动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等应用基础设施服务性能进一步提升。持续推动相关企业进一步加快存量老旧终端在线升级替换,打通“堵点”。
三是深化融合应用。依托“光华杯”千兆光网应用创新大赛 IPv6 子赛道,推协作、树标杆,鼓励 IPv6 同各行各业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 IPv6 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