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以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高于2020年同期水平,且9月以来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叠加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防控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增加。
原标题:为什么要接种流感疫苗?是否能同时接种新冠疫苗? 聚焦今冬明春流感防控
资料图
为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1-2022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21-2022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记者就相关防控工作采访了有关专家。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专家表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为匹配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世卫组织在多数季节推荐的流感疫苗组份会更新一个或多个毒株,疫苗毒株与前一个流行季完全相同的情况也存在。为保证接种人群得到最大程度保护,即使流感疫苗组份与前一个流行季完全相同,考虑到多数接种者的免疫力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流感疫苗还是需要每年接种。
接种重点人群有哪些
通知要求有序推进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提出各地要依据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1-2022)》,按照优先顺序对医务人员,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以及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开展接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上述人群实施免费接种,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降低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与新冠疫苗能否同时接种
专家介绍,目前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同时接种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影响的研究仍在进行,参照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原则上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
具体情况分为:可在接种流感疫苗14天以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或者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程序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或者在两剂新冠病毒疫苗之间接种流感疫苗,即在接种第1剂次新冠病毒疫苗14天后接种流感疫苗,再间隔14天后接种第2剂次新冠病毒疫苗。
还有哪些预防流感措施
专家表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也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等。此外,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