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森林“降塑” 微塑料污染问题令人震惊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地球科学家近日在《Earth & Environment》期刊发表最新研究:不仅海洋、河流和农田被微塑料和纳米塑料污染,连远离城市的森林也未能幸免。森林能储存从空气中带入的微塑料,这些颗粒通过降雨、落叶和分解过程不断积聚在土壤中。
研究负责人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应用地球科学研究所的Collin J. Weber博士介绍,大多数微塑料颗粒首先来自空气,先在树冠的叶片表面沉积,这一现象被科学家称为“梳理效应”。随后,这些颗粒通过降雨或秋季落叶等方式进入森林土壤。
进入土壤后,落叶分解成为捕捉微塑料的关键因素。团队发现,最高浓度的微塑料存在于刚开始分解的表层落叶中;与此同时,由于有机物分解和土壤生物活动,较大量的微塑料也能被带入更深层土壤。
本次研究团队在德国达姆施塔特东部的四个森林采样点收集了土壤样本,通过优化后的分析技术,精确测量了土壤、落叶和大气沉降中的微塑料浓度。利用光谱法对样本进行了化学分析,并结合建模方法,估算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大气中微塑料的输入趋势。
结果显示,森林土壤中的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和落叶,对比农田常见的化肥直接输入,森林表现为“空气扩散输入”。Weber博士表示,这是首次科学证明大气微塑料沉降直接导致森林土壤污染,为评估微塑料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奠定了基础。
研究人员指出,气候变化已经给森林带来巨大压力,而微塑料污染可能成为生态系统的又一新威胁。此外,微塑料可通过全球大气循环传播,各地居民的呼吸健康风险亦需引起重视。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