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洞穴发现7.5万年前失落的北极动物世界
研究人员发现了约 75000 年前在欧洲北极地区繁衍生息的大型动物群落的遗迹。在挪威北部海岸的一个洞穴中,他们发现了46种不同哺乳动物、鱼类和鸟类的骨骼。这一非凡的发现代表了冰河时代较温暖时期欧洲北极地区动物群落的最早已知证据。该研究的详细信息已发表在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
据研究小组称,这些化石为了解北极野生动物如何适应重大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这些知识对于指导现代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从洞穴中挖掘出的北极熊脊椎骨。图片来源:Trond Klungseth Lødøen
“这些发现为我们展现了消失的北极世界的罕见快照,”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伯恩茅斯大学和 奥斯陆大学 的萨姆·沃克博士说道。“它们还凸显了适应寒冷的物种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是多么脆弱,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它们目前的恢复力和灭绝风险,”他补充道。
这些遗骸包括北极熊、海象、弓头鲸、大西洋海鹦、普通绒鸭、岩雷鸟和大西洋鳕鱼等物种。研究小组还发现了领旅鼠的骨骼。领旅鼠现已在欧洲灭绝,此前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从未被发现过。
基因分析表明,一旦气候条件变冷,这些动物的血统就无法继续存在。
“由于缺乏保存完好的万年以上遗骸,我们几乎没有证据表明这一时期的北极生物是什么样的,”奥斯陆大学资深作者桑妮·博森库尔教授说道。“洞穴现已揭示出沿海生态系统中多种多样的动物,它们代表了海洋和陆地环境,”她补充道。
Arne Qvamgrotta 挖掘后的沉积物剖面。图片来源:Trond Klungseth Lødøen
阿尔内·夸姆格罗塔洞穴最初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当地一家矿业公司在修建隧道时被发现的。近三十年来,它基本未受影响,直到2021年和2022年研究人员进行了大规模挖掘,才最终揭示了其隐藏的内容。
动物的多样性表明,当时冰川融化后,沿海地区的栖息地基本没有冰。这可能为他们发现的迁徙驯鹿遗骸提供了合适的栖息地。
淡水鱼的存在意味着苔原地区可能存在湖泊和河流,而且沿海地区一定存在一些哺乳动物(例如弓头鲸和海象)赖以生存的海冰。海冰很可能是季节性的,因为在动物遗骸中也发现了港湾鼠海豚,它们以躲避冰而闻名。
尽管这些动物在冰川融化后定居于此,但当冰雪重新覆盖大地时,由于它们无法迁移到其他生态系统,因此似乎整个种群都灭绝了。
洞穴里的挖掘机团队。图片来源:Trond Klungseth Lødøen
“这凸显了耐寒物种如何艰难地适应重大气候事件。这与它们如今在北极地区面临的挑战有着直接联系,因为气候正在快速变暖,”沃克博士说。“如今这些动物的栖息地比7.5万年前更加破碎,因此动物种群迁徙和适应更加困难,”他补充道。
“同样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向更冷时期的转变,而不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变暖时期,”博森库尔教授说。“这些都是适应寒冷的物种——所以,如果它们过去难以应对较冷的时期,那么这些物种适应变暖的气候将更加困难,”她总结道。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