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年前的古代鸮鹦鹉粪便揭示了消失的寄生物种
古代鸮鹦鹉的粪便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种鸟身上 80% 以上的寄生虫已经消失。这种“共同灭绝”表明,当濒危动物挣扎求生时,寄生在它们身上的微小伙伴往往会首先消失。
研究人员发现,20世纪90年代之前在鸮鹦鹉粪便中检测到的寄生虫,超过80%在当代鸮鹦鹉种群中已不复存在。图片来源:克里斯·伯明翰
来自阿德莱德大学、新西兰 Manaaki Whenua-Landcare 研究中心和奥克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在鸮鹦鹉粪便中检测到的寄生虫有 80% 以上已不再存在于当代鸮鹦鹉种群中。
该项目利用古代DNA和显微技术对可追溯到 1500 多年前的粪便进行取样,发现 16 种原始寄生虫类群中有 9 种在 20 世纪 90 年代濒危鹦鹉受到全面种群管理之前消失,另有 4 种记录显示在此时期内消失。
“尽管寄生虫有时会被描绘成负面形象,但它们的生态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参与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的这项研究的阿德莱德大学的杰米·伍德博士说。
寄生虫是地球上最普遍、最成功、物种最丰富的生物群体之一,几乎所有自由生活的物种都携带一些寄生虫。它们可能有助于免疫系统的发育,并竞争排除可能对宿主更有害的外来寄生虫。
“然而,寄生虫对活宿主的依赖可能会使它们容易灭绝,特别是许多寄生虫只与一种宿主物种生活在一起。”
与宿主同时发生的寄生虫灭绝被称为二次灭绝或共同灭绝,其灭绝速度通常比宿主动物更快。
伍德博士说:“预测模型表明,在共同灭绝过程中,寄生虫可能会先于宿主灭绝,因为在宿主个体之间传播的机会减少了。”
“因此,即使宿主种群最终恢复,动物数量的减少也可能对寄生虫群落产生持久影响。依赖物种,如寄生虫,在灭绝之前很少得到保存或记录,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没有数据来表明共同灭绝过程的实际规模。我们的新研究表明,寄生虫灭绝可能比之前的估计更为普遍,对其宿主及其生态系统的影响尚不清楚。”
来自 Manaaki Whenua-Landcare Research 的主要作者 Alexander Boast 对寄生虫损失的程度感到惊讶。
“鸮鹦鹉体内寄生虫的消失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无论是古代鸮鹦鹉还是现代鸮鹦鹉种群,发现的寄生虫种类都非常少。因此,世界各地的濒危物种可能只保留了其原始寄生虫群落的一小部分,”他说。
伍德博士说,当我们考虑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影响时,也应该对寄生生物给予应有的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改变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速度持续上升,这意味着我们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认识和了解对依赖物种(如寄生虫、互利共生生物或捕食者)的下游影响。”记录寄生虫灭绝的速度、估计目前受威胁寄生虫的数量是制定‘全球寄生虫保护计划’的关键第一步,也支持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寄生虫损失的明智预测。”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