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暴露中国对美国汽车芯片的依赖

摘要:

《华尔街日报》报道,在前不久的上海电子展上,半导体企业打出了“提供完整的国产解决方案”、“使用中国芯、热爱中国芯”等口号。现实是,无论喜欢与否,中国仍然需要某些对汽车和其他工业产品至关重要的美国芯片。 

这一漏洞在4月底北京方面宣布免除八类美国芯片的关税时暴露无遗。此前,中国政府在与特朗普总统的贸易战中对美国商品加征了125%的关税。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决定是在中国汽车制造商的游说下做出的。

贸易战的后果之一是暴露了两国依赖对方的痛点。特朗普迅速豁免了主要在中国生产的iPhone和其他某些电子产品的主要关税,而北京则通过限制某些稀土矿物的出口来炫耀其损害美国工业的能力,因为中国在这些稀土矿物的供应链中处于垄断地位。

美国也控制着一些瓶颈。尽管这些产品仅占中国芯片进口的一小部分,但美国产品包括汽车使用的关键芯片,例如类似于小型计算机的微控制器,以及用于处理信号的模拟芯片。这些产品都在北京的豁免清单上,该清单取消了中国从美国进口的90%以上芯片的关税。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半导体进口额将达到4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尽管中国正在努力推动国家自力更生,但过去十年,中国半导体进口量仍在增长。

传统上,德州仪器 (TI)、欧洲公司英飞凌 (Infineon ) 、恩智浦 (NXP)和意法半导体 (STMicroelectronics)以及日本公司瑞萨电子 (Renesas)一直主导着汽车半导体市场。虽然这些芯片通常不如高端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芯片先进,但汽车的运行离不开它们。

随着数字显示、语音命令和自动驾驶功能等围绕驾驶员的技术的兴起,NVIDIA和高通芯片也变得流行起来。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政府已告知中国汽车制造商,希望他们确保从今年起,其汽车中至少四分之一的芯片在中国制造。他们表示,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因为截至去年年底,这一比例约为15%。

中国汽车行业的主要监管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芯片的设计通常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安全要求更加严格,汽车芯片还需要额外两到三年的时间进行测试和验证。  

全球大型半导体公司倾向于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全套产品组合,而汽车制造商不愿意转向可能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未经检验的本地芯片制造商。不过,中国汽车制造商表示,他们现在别无选择。

一家国有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主管表示:“关税战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我们需要加快步伐,将美国零部件从系统中替换掉。”

据知情人士透露,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最近与德州仪器和恩智浦等西方芯片公司举行了会谈,商讨在中国本土生产更多芯片事宜。

在4月底开幕的上海大型车展上,中国汽车芯片联盟的展位展示了本土芯片技术。一家本土芯片制造商的广告称,其产品的设计和封装“100%国产可控”,而一块标牌上则印着“中国制造”的集成电路。

在早些时候的上海电子展上,一家名为极海半导体的芯片制造商在其展位上方贴出一块标语,上面写着“现在是本土企业的时代”。该公司工程师杨超表示,该公司展出的一款微控制器可以取代德州仪器和其他外国芯片制造商在汽车或工业自动化领域生产的同类产品。 他表示,价格飙升,一些买家别无选择,只能尝试包括极海在内的中国芯片制造商。他表示,最近,本地化推动带来了更大的客户,主要在中国,但也有一些海外客户,包括欧洲客户。他说:“未来世界将知道中国的解决方案是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的。”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