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5:59:17
曾经靠抽象Logo支配一代人的公司,怎么没落成这样了?
发布日期:2025-09-11 01:45:41  稿源:差评

你知道北信源嘛?不少 80、90 后应该对这家公司,至少对他们的 logo 会有印象……一个真人结合螺丝钉的形象,脑袋扁扁还开裂,下半身为螺丝钉螺纹,放哪个时代,都是视觉震撼的存在。


据说设计理念是想传达 “ 钉子 ” 般的钻研和坚守精神。

有没有成功传达精神,咱也不知道,但上次见到它,是在知乎提问《你见过哪些异常丑陋的灾难级设计》里……


虽然现在了解北信源的网民越来越少,但最近它正在重回大众视野,不过原因似乎是:它快糊了……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北信源多次延迟工资发放,今年 7 月的工资推迟到 9 月底,4 月、5 月的最迟年底补发。

抱着一份怀旧与好奇,世超深入搜索了一下,才发现,这家 “ 奇葩 ” 公司这些年的故事,比 Logo 更魔幻……


北信源成立于 1996 年,属于是国内第一批专业杀毒软件公司。

中国初代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往往遵循着一个相似的剧本:一位懂技术的创始人,恰好踏入了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1988 年,计算机病毒通过软盘流入中国,据考究,中国内地的第一种病毒应该是 PingPong 病毒,别名叫 “ 弹跳球 ”。这玩意没啥伤害力,就是一个小球在屏幕里弹来弹去。

但很快,恶性病毒随之出现。

1992 年 3 月,两大恶性病毒米开朗琪罗( 3 月 6 号定期发作)跟黑色星期五 ( 每月 13 日恰逢星期五时触发)在同一周内发作,引发媒体集中报道,电脑病毒这一概念被炒得沸沸扬扬。


有关注力的地方就有商机,而时代的浪潮,总会精准地将机遇推到有准备的人面前。

林皓,毕业后就职于原电子工业部南京第十四研究所,从事高科技军品研究。

这个研究所是国家国防电子信息行业的骨干研究所,在很多国家重点工程中得承担关键任务的那种。

站在科技前沿,他很早关注到了杀毒。

1992 年 8 月,病毒大恐慌仅过去不到半年,林皓的防病毒系统面世,成功拿捏住了这波机遇。

他成立了信源,最开始 “ 螺丝钉 ” 其实是一个外国人的面孔,后因离婚分家,成立北信源。


在江民已经成为杀毒软件代名词,瑞星、冠君金辰等企业同样拥有高知名度的激烈竞争下,能成功的人,绝不仅仅是螃蟹吃得早。

一来,产品早期表现还不错,报毒成功率不低,时不时还能率先识别、清除新的病毒。

另外,在那个界面设计相对硬核的时代,VRV 的图像化界面比较友好。

开头甚至还有个动画……


二来,像政府机构、军工、金融、能源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单子,利润稳定,但准入门槛更高,而且普通人很难接触到。

但林皓不仅仅有相关工作履历,更是从 1996 年起,就开始担任公安部门的网络安全专家。

在理解这些单位的技术要求、采购流程以及信任构建方面,都占了先机。

当时他们的产品有一个分栏,叫重要合约,在里面你可以看到,像中科院、军区司令部、国家环保局等诸多重磅单位。

有些地区,小学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每次开机也都是北信源的钉子头。


有优势当然要发扬光大,2000 年前后,北信源切入内网安全领域。

向军工、政府、金融机构等有一定保密需求、网络安全防护要求较高的单位提供终端安全服务。

很长一段时间里,北信源成了无数单位电脑里那个 “ 删不掉 ” 的强制标配。


出于单位信息安全,通常只能问单位网管问卸载密码,如果拿不到密码基本就别想了……


能为国家队提供深入的网络信息安全服务,也成了北信源的重要背书。

各种顺风顺水下,2012 年 9 月 12 号,北信源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顶着终端安全第一股以及为国家队服务的光环,上市首日大涨 27.84%,风光无限。


但自从上市后,似乎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毕竟没有谁的人生能一直顺风局吧。

旧的市场一直受冲击,业绩增速平平,新的产品反响中规中矩,疯狂烧钱,干爆利润。

北信源 2016 年推出了信源豆豆,根据发布会说明,定位是即时通讯、协同办公的平台,听起来有点微信跟钉钉的感觉,但是这个业务一直没有大火。

同时,2015 年年末开发费用为 348.83 万,2016 年末为 2821.71 万,暴涨 708%……


与此同时,他们在资本市场的操作也变得令人眼花缭乱。

2012 年到 2020 年间,北信源进行了 7 次股利分配,其中四次都是 “ 高送转 ” ,被称为 “ 送转狂魔 ”。

“ 高送转 ” 什么意思呢?

你原本有 100 股,每股 200 块,总价 20000,如果每 10 股送转(增) 10 股,那就是 100+100=200 股,资产似乎翻倍了,是不是美滋滋?

别着急开心,送转结束后,你会发现原本价值 200 块每股,现在只有 100 块每股了,资产的总价值还是 20000。

这就是“ 高送转 ” ,分割公司总股本,让每股面值变小,但股票数量变多。

对于股民来说,这有点像把一张 100 元的人民币拆成两张 50 的。


这套路不创造价值,但特能点燃气氛。

你想啊,有的一股 300 块钱,一手就要 3 万,如果价格砍半,价格更亲民,流动性自然会提升。

另外,股价降低后,会给人一种 “ 价格便宜,下跌空间小,上升空间大 ” 的心理错觉,从而吸引非理性投资者进场抬轿。

有些企业会用 “ 高送转 ” 抬高股价,再趁机减持,完成利益输送。

2015 年前后,“ 高送转 ” 一度非常流行。

国际惯例下每 10 股送转 5 股就是“ 高送转 ” ,而北信源多次 10 股送转增 10 股,2016 年还想转增 20 股,给深圳证券交易所都看的坐不住了,直接送监管关注函。


包括这几年股东频繁减持,财报也不止一次被人挖掘出各种问题。

但当一家科技公司,最经典的不再是产品,而是资本技巧时,故事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

学术界的研究对象


近 30 年后,行业格局早已今非昔比。

老牌的杀毒软件,现在混成啥样子,那都不用多说了。

做终端安全的,跟政企市场的,同样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技术也不赖啊,市场竞争激烈。

比如奇安信,面向政企单位推出了一体化终端安全产品解决方案;深信服针对各种垂类除了很多针对性解决方案,光政府行业就有检察院、税务、自然资源、消防等等。


同时,这么些年下来,很多企业的安全建设做得都七七八八了,设备该买的也买了。

项目变少、回款变慢,成了行业普遍现象。

不仅仅是北信源,整个行业都处于成长中的阵痛之中,近几年财报数据感人。

只是每逢这种时刻,有些会走向更强,有些会走向消亡。

曾经的北信源,无疑是时代的宠儿。

它崛起于一个技术草莽、规则初创的年代,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那个螺丝孔早已改变了规格。


北信源赖以成功的 “ 旧地图 ” 已经失效,去往新大陆的航线还不知道在何方。

曾被时代推上顶峰的冲浪者,最终也被下一个时代拍在了沙滩上。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5:59:17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