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1:39:08
可食用水生机器人最后可被鱼类食用 完全无废物残留
发布日期:2025-05-09 06:16:33  稿源:cnBeta.COM

如果你把机器人放入水生环境中,并且不打算回收,那么这个机器人最好是可生物降解的。瑞士科学家在这方面取得了更进一步的进展,他们发明了一种小型机器人,在完成任务后,鱼儿可以吃掉它们。

机器人的身体由模制和冷冻干燥的商业鱼饲料以及其他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

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实验性的“微型机器人”,它们可以配备传感器和其他电子设备,然后被放生到荒野中漫游,同时记录和/或传输环境数据。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想法是,当它们完成使命后,这些微型廉价的设备就会被丢弃。考虑到这一点,它们的主体通常主要由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即便如此,不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和有毒化学物质仍然经常出现在它们的制造过程中。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达里奥·弗洛雷亚诺(Dario Floreano)教授、博士生张姝航及其同事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他们研发了新型水上机器人。每个摩托艇形状的机器人长约5厘米(2英寸),平均重1.43克,每秒可移动半到三倍身长。

哦,是的,它们是用鱼食制成的。

在迄今为止进行的概念验证测试中,机器人可以在表面移动几分钟,然后耗尽燃料

更具体地说,它们的机身由商业鱼饲料颗粒制成,这些颗粒被磨成粉末,与生物聚合物粘合剂混合,倒入船形模具中,然后冷冻干燥。

每个机器人身体的中心都有一个腔室,里面装满了柠檬酸和碳酸氢钠(又称小苏打)的无毒粉末混合物。该腔室用船体底部的凝胶塞密封,并连接到一个充满丙二醇的微流体储液器,该储液器构成了机器人身体的顶层。

一旦机器人被放置在水面上,水就会逐渐穿过半透性塞子。当水与容器中的粉末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膨胀进入储液器,将乙二醇从机器人后端的一个孔中挤出。

这种现象被称为马兰戈尼效应(Marangoni effect),喷出的乙二醇会降低周围水的表面张力,从而推动机器人向前——水黾等水生昆虫也利用了同样的效应。更重要的是,乙二醇无毒。

那么这些机器人究竟可以如何利用呢?可以将一批这样的机器人放置在池塘、湖泊或其他水体的表面。当它们在水面上随机爬行时,机载传感器会收集水温、pH 值和污染物含量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传输,也可以从一些可回收的机器人那里获取。

最终,它们的船体会浸满水,变得柔软,开始下沉。到那时,鱼或其他动物就会吃掉它们。事实上,这些机器人的另一个可能用途是在养鱼场分发药物饲料。

即使不被食用,机器人的所有部件仍会生物降解。毋庸置疑,现在的一大挑战在于生产同样可生物降解,甚至可食用的传感器和其他电子设备。

弗洛雷诺说:“用可生物降解材料替代电子垃圾是深入研究的主题,但具有针对性营养成分和功能的可食用材料却很少被考虑,而这为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开辟了无限可能。”

该研究的论文最近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1:39:08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