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商圈突然扔出一记“重磅炸弹”——各大平台集体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当然,并不是立刻取消,目前只是先发布了公告。下手最快的当属京东,决定从 4 月 30 日起不再支持仅退款;而淘宝也称将在 7 月开始逐步取消这一功能;剩下的拼多多、抖音和快手还没给出确切日期。
尽管如此,也足以让商家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但有部分消费者却急的团团转。
这波操作到底是 “整顿江湖” ,还是 “反向背刺”?
“仅退款”是怎么来的?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仅退款”是拼多多在 2021 年搞出来的,还是从美国电商亚马逊那里“抄”的。
本来出发点挺好的,主要是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
当时,它主要针对生鲜品类。因为生鲜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坏,消费者收到问题产品后退货也没啥意义,反正都变质了。
直接退款不退货,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都挺方便的。
后来,电商行业加速内卷,“仅退款”服务拓展到更多领域,淘宝、京东、抖音、快手这些大平台都纷纷跟上。
一时间,“仅退款”成了电商行业的标配。
虽然不同平台有自己的“仅退款”标准,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绕过商家。
只要符合条件,消费者就不用再和商家扯皮,直接退款,体验感非常爽。
表面上看,平台在“拉偏架”,保护消费者,但其实它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一方面是为了倒逼商家自我整顿,“仅退款” 就像一把高悬的利剑,震慑着一些不良商家,让他们不敢轻易以次充好。
毕竟要是产品质量太差,消费者一个仅退款,商家可就亏大了。
另一方面,也是凭借这个服务,迅速扩张市场。
你有的别人没有,那就是优势。拼多多就是在推出这个政策后,变成“真香”了,复购率提升 135%,效果立竿见影。
所以,“仅退款” 刚推出的时候,简直就是电商界的 “香饽饽”。
为什么要取消?
别看“仅退款”听起来好处不少,但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有些人就开始钻空子了,东西收到后,不满意直接退款,也不说为啥。
而且,平台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商家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干瞪眼,很多中小商家因此倒闭。
更严重的是,这个政策催生了一条黑灰产业链,各路专业羊毛党出现,利用“仅退款”零元购。
他们买了几百单后退款,也不退货,商家损失惨重。
还有女装商家,一个 618 过后,因仅退款损失 60 多万。
大多数商家只能认倒霉,但也有一些选择硬刚到底,驱车 300 公里追讨,发现对方居然是小学生,这找谁说理去。
甚至有的人专门组团,研究怎么利用仅退款规则牟利,公开招揽学员,简直越来越离谱了。
电商未来路在何方?
现在好了,电商平台终于要取消“仅退款”,商家们可算松了口气。
可有人担心,以后消费者是不是就不能仅退款了?
不是不能,而是得先和商家商量,商家同意了才能退。
这样一来,商家的自主权就回来了,再也不用担心被无理退款搞得欲哭无泪。
而且,取消“仅退款”还能让商家们更公平地竞争。
以前,有些商家为了迎合“仅退款”政策,只能降低价格、压缩成本,结果产品质量和服务都跟不上。
现在,商家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上,靠真本事赢得消费者。
其实,这也是平台重新平衡商家和消费者权益的结果。
刚开始,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推出“仅退款”政策,发展到后来商家意见越来越大。
去年 7 月份,因为顶不住高额罚款,数百商家围堵拼多多总部大楼。
在黑猫平台上,关于 “仅退款” 的投诉多达 16 万条,各地法院审结的仅退款案件超过 1400 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卖家和买家因为仅退款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平台在中间也很尴尬。
如今,平台终于意识到,只有公平对待商家和消费者,才能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而且,监管部门也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就明确表示,要治理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的问题。
电商行业一向卷生卷死,大家都靠低价、靠“仅退款”来吸引消费者,质量越来越差了。
所以,取消“仅退款”后,不仅羊毛党的天塌了,那些以次充好的商家,日子也快混到头了。
未来,电商平台肯定还会不断优化规则,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商家权益之间找平衡。比如,1688 就表示,会根据买家信用体系来判定纠纷,要是买家信用好,平台还会补贴一部分费用。
最后,狐妹想说的是,电商行业一直在变,我们也要跟上节奏。
虽然取消了“仅退款”,但希望平台和商家能严把质量关,不要一次次让消费者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