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周三发文称,世界上两大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比亚迪已经把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缩短至只有五分钟,实现了“油电同速”,把美国甩在了身后。
宁德时代神行超充电池
宁德时代本周发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而在上个月,比亚迪则率先推出了兆瓦闪充,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
《华尔街日报》称,宁德时代、比亚迪正在展开一场技术角逐,而他们都是中国公司。这种技术实力的展现,凸显出中国在下一代技术上的全球主导地位已大幅扩大,在某些方面已经领先美国数年。
电池技术的飞跃只是中国的最新一项技术壮举。中国此前已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等领域接连取得突破,令西方震惊。
目前,这些电池还没有立即大规模推向市场,只能在超高速充电站网络中进行充电,这种充电站仍在建设中。
尽管如此,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技术成就再次证明,中国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已领先美国多年,即便特朗普政府正在加紧限制中国企业获取尖端技术。
《华尔街日报》指出,由于美国加征了高关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技术成就短期内不太可能惠及美国消费者。
中国企业主导电池供应链
根据中国乘用车协会的数据,今年3月中国销售的乘用车中,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占比达到52%。
随着电动汽车在中国普及率快速提高,中国企业开始主导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其中,电池技术作为电动汽车性能的最核心部分,显得尤为重要。许多中国企业通过与特斯拉的合作获得了巨大发展机会,特别是自2019年底特斯拉在上海工厂开始生产汽车以来。
如今,全球对中国电池供应商的依赖,加上担忧中国电动汽车大量进入海外市场可能对当地企业构成威胁,已经引起美国及其他西方市场的警惕。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福特正在美国建设电池工厂,计划使用宁德时代的技术生产电池。
中国电池制造商是磷酸铁锂(LFP)电池的主要生产者。这种铁基电池的成本低于北美和欧洲广泛使用的镍钴电池。
宁德时代最新推出的神行系列第二代快充电池是一款磷酸铁锂电池,续航里程约500英里。宁德时代表示,该电池提高了电子传输效率,避免了快速充电过程中的过热问题。
同期,宁德时代还发布了首个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目前,主流电动汽车电池仍依赖于锂,这使得锂的供应成为潜在瓶颈。宁德时代表示,凭借钠资源的丰富储量,钠离子电池的量产将有效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
普及挑战
不过,这类电池能够以多快速度实现大规模普及则是另一回事了,因为这需建设相应的充电基础设施。比亚迪表示,计划在中国建设4000多座“兆瓦闪充站”,其充电系统初期仅支持两款车型,限制了该技术在短期内的普及。
蔚来汽车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拥有自己的换电站。蔚来总裁秦力洪表示,汽车制造商需要关注快速充电技术的普及速度,这涉及到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理论计算与实际应用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他表示。
汽车咨询公司Dunne Insights CEO迈克·邓恩(Mike Dunne)称,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超高速充电技术是一项真正的突破,但仍面临几项挑战。
他表示,这项新技术成本更高,而且频繁使用会加速电池的损耗。“雷声大雨点小。”邓恩评论道。
中国全国拥有超过130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其中包括公共和私人运营的充电站点。而根据美国能源与交通联合办公室的数据,美国共有约7.73万个充电站点,合计大约23万个充电桩。虽然这两个数据是否具有直接可比性尚不明确,但业内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已遥遥领先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