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叠纪时期,北美洲是盘古大陆的一部分,盘古大陆是一个超大陆,其巨大的规模引发了极端季风,将古老的沉积物氧化成引人注目的红色岩石。
锈蚀岩石的褶皱与美国西部大角峡谷的深深疤痕相邻
这些富含铁矿物的“红层”如今在大角盆地等地清晰可见,那里的褶皱岩层讲述着构造碰撞和造山运动的故事。其中一条清晰可见的红层穿过大角峡谷,这条深邃的峡谷历经数百万年形成,如今已成为一个令人惊叹的休闲区,充满了野生动物、化石,并回荡着美洲原住民的历史。
大约2.2亿年前,在三叠纪时期,如今的北美洲曾是巨大的超大陆盘古大陆(Pangea)的一部分。由于其巨大的规模,盘古大陆也拥有同样大规模的天气系统。科学家认为,盘古大陆的热带地区曾遭受强烈的季节性“超级季风”袭击,导致气候在极湿润和极干旱之间剧烈波动。
这些极端的气候循环可能导致了地表沉积物普遍氧化,本质上就是生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过程形成了被称为“红层”的红色岩层,其颜色是由富含铁的赤铁矿矿物造成的。如今,这些古老的红色岩石遍布几大洲。在北美,它们分布在几个地区,包括怀俄明州北部和蒙大拿州南部的大角盆地。这个椭圆形的盆地长约240公里,宽约130公里,周围环绕着六座山脉,以其丰富的化石记录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而闻名。
上图是2024年6月由陆地卫星9号(Landsat 9)上的OLI-2(陆地成像仪2号)拍摄的,清晰可见的红色Chugwater地层的清晰褶皱横穿而过。自Chugwater地层形成于三叠纪以来的数千万年间,盘古超大陆碎裂,陆块重新组合。图中所示的沉积岩层在大陆碰撞中发生褶皱和倾斜,最终形成了落基山脉。这些褶皱位于大角盆地北端附近;Chugwater地层的其他露头也出现在盆地中,通常沿着盆地边缘分布。
2024 年 6 月 24 日拍摄的大角羊峡谷国家游乐区的卫星图像
这条锯齿状的红色岩石带与大角羊峡谷交汇。峡谷向北延伸至蒙大拿州,在地貌上留下一道深邃的沟壑,最深处可达 2,500 英尺(760 米)。上图所示的大角羊峡谷国家休闲区,成立于 1966 年,当时垦务局在大角羊河上修建了黄尾鱼坝,并形成了一个超过 70 英里(110 公里)长的湖泊。
该休闲区涵盖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奇观。研究人员在其境内发现了可追溯至侏罗纪时期的化石。如今,灌木丛、林地和草原栖息地是大角羊、野马和郊狼等野生动物的家园。公园内保存着数千年来美洲原住民行走的巴德通道小径(Bad Pass Trail)沿途的文物。如今,每年有超过20万人来此徒步、划船、钓鱼和其他活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观测站的图像由梁万梅拍摄,使用了美国地质调查局的 Landsat 数据。
编译自/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