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3:37:01
十年变化有多大?网友分享A/N显卡多指标对比图表
发布日期:2021-07-01 09:25:52  稿源:cnBeta.COM

几天前,网友 u/Vito_ponfe_Andariel 在 Reddit 上分享了基于 T4CFantasy 数据库的可视化图表,从而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 A / N 两家显卡大厂在过去十年里的技术创新。TechPowerUp 指出,得益于业内领先的庞大 GPU 数据库,其很好地展现了各年度 GPU 在每美元性能、功耗、晶体管等方面的演变。

你会发现图表展现的技术变化、及其与整体价值的关系,看起来还是相当有趣的。

1.jpg

晶体管性能

比如在“每晶体管性能”图表中,随着英伟达从 Pascal(GTX 1080 Ti)过渡到 Turing(RTX 20 系列)架构,这项指标反而夏季下滑了大约 20% 。

2.jpg

每晶体管价格

而在同一时间段内,AMD 的“每晶体管性能”却暴涨了 40% 左右(从 Vega 64 到 RX 5700 XT)。

3.jpg

功耗性能比

发生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就要怪英伟达在 Turing 上引入了 RTX 光追硬件。其占用了相当一部分数量的晶体管,但对通用着色器的性能提升却没有太大帮助。

4.jpg

性能价格比

在英伟达力推 RTX 硬件光追技术的同时,AMD 则极大地受益于初代 RDNA 新架构的改进、以及从 14nm 到 7nm 的支撑工艺升级。

5.jpg

单纯性能比较

6.jpg

晶体管密度

不过随着英伟达引领了 RTX 硬件光追的发展,AMD 也在 Radeon RX 6000 系列显卡上引入了自家的初代 RT 内核与其它架构变化。

7.jpg

晶体管密度 x 能耗

于是我们看到 AMD 也遇到了类似的性能下降,比如 Radeon RX 6800 XT 的每晶体管性能指标的损失也得到了 40% 左右。

8.jpg

能耗 / 核心面积

9.jpg

晶体管性能 x 核心频率

10.jpg

性能 / 核心面积

11.jpg

平均功耗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3:37:01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