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3:35:15
MIT研究称所有黑洞都会经历类似的吸积周期
发布日期:2021-05-19 07:52:43  稿源:cnBeta.COM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对不同大小的黑洞进行研究。2018年9月9日,一个偶然的事件发生了,天文学家从大约8.6亿光年外的一个星系窥见了一道闪光。闪光的来源是一个质量约为太阳50倍的超大质量黑洞,平时非常“安静”。

MIT-Rapid-Accretion-01-PRESS_0.jpg

当黑洞在一个被称为潮汐破坏事件的罕见事件中吞噬了附近的一颗恒星时,就产生了这道闪光。当那颗恒星碎片落向黑洞时,大量的能量以可见光的形式被释放出来。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和其他组织的研究人员使用多个望远镜来观察事件的发展。他们观察到一些有趣的现象,即超大质量黑洞表现出与那些小得多的恒星大质量黑洞相似的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吸积,也就是黑洞在消耗物质时的演变方式,与它们的大小无关。研究作者Dheeraj Pasham称,“我们已经证明,如果您看到一个黑洞,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您已经看到了所有黑洞。” 研究人员指出,当约为太阳质量10倍的小型恒星质量黑洞发出一阵光时,它通常是对来自伴星的物质涌入的回应。

辐射的爆发引发了黑洞周围区域的特定演变,将其转化为由吸积盘主导的 "软 "阶段,因为恒星物质被拉入黑洞。随着物质流入的减少,黑洞过渡到一个 "硬 "阶段,白热的日冕接管了这个阶段。最终,黑洞进入稳定的静止状态,整个周期持续几周到几个月。

对于超大质量黑洞,科学家们认为这个过程需要太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捕获,因为它们通常在星系中心区域缓慢地吸收气体。在超大质量黑洞中,这一过程通常以数千年的时间尺度发生。当黑洞遇到突然的、大量的物质涌入时,整个过程就会加快,例如在潮汐破坏事件中,当一颗恒星足够接近黑洞时,它就会被潮汐撕成碎片。在这个例子中,被潮汐破坏的恒星大约有太阳那么大,产生了一个直径约120亿公里的吸积盘。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3:35:15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