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机器人运动会闭幕 中国足球还是靠机器人吧

摘要:

男篮亚洲杯中国队1分憾负澳大利亚,但另一边绿茵场上,中国机器人传来好消息:1-0战胜人形机器人版德国战车,再次将世界冠军收入囊中。获得胜利的是清华火神队。只见身穿红色队服的火神队1号一脚大力抽射,足球命中德国队球员坚硬的后脚跟,直接回弹入网!

这一波啊,其实战术是翻袋(doge)。

一记乌龙球,奠定这场5v5机器人足球赛最终的胜负之势。而这样的让观众们一边鼓掌欢呼一边忍俊不禁的场面,亦是本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小小缩影。

怎么说?值此闭幕之际,一起来复盘一波机器人冠军们的鬼畜名场面吧~

名场面,够帅也够鬼畜

首先来看宇树7块金牌之一的100米障碍赛。

G1跨栏动作一出,现场欢呼声之巨,毫不逊于人类运动会。

最终,宇树以33.71秒的成绩拿下这项比赛的冠军。

但其实嘛,是有机会更快的,如果不是……

画面转到自由搏击赛场,决赛选手这架势确实帅气,看后边蓝衣服大哥的反应就知道打得漂亮。

但在这场机器人运动会中想要争得冠军,帅气之外,总要留下点别的素材(doge)。

还有快把自家操作员小哥累出工伤的百米飞人:

把友商工程师“无情”创飞的长跑健将:

兴奋过头冲出广告牌,被工程师赶紧提溜走的足球运动员:

总之,鬼畜名场面第一,比赛第二。不如跳舞,不如跳舞。

技术实战第一,比赛第二

咳咳,玩归玩,闹归闹,话说回来,这次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赛场的热闹背后,硬核程度也是拉满了的。

就拿解说来说,不仅要解说比赛画面,还得把“端到端”、“视觉识别”等等专业术语都熟练掌握。其实也是为了让观众在享受精彩的比赛之后,也能真正了解到当今世界机器人进化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技术细节方面,咱们就展开讲讲开头提到的机器人5V5足球赛。实际上,这是此类赛事首次上演5V5规格——

足球赛里的机器人全部都是自主行动,无人操控,机器人的数量越多,也就意味着复杂度越高。最早起源于1992年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最新采用的就是3V3对战模式。

参赛队伍们本次采用的都是加速进化的BoosterT1机器人:

硬件一致,比赛胜负的关键,就是看算法。

比如清华火神队锁定金牌,靠的就是这一脚独家“射门”算法——50支参赛队里,只有他们调教机器人掌握了这个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是全自主上场,何时射门,何时回防,都是机器人自己判断的。这背后就涉及到对球、对自己,以及对球门位置的掌握。

也就是说,这场比赛真正考验的是机器人的视觉识别和空间判断:每个机器人头上都装有4个摄像头,其中1个主摄像头负责视觉感知,像人眼一样锁定足球位置,另外3个摄像头则进行距离分析和信息采集,帮机器人判断周围环境。

每一次追球、每一次拦截,全靠算法精准计算。机器人一看到球和球门,必须在0.1毫秒内立刻响应动作,否则连贯性就会被打破。

另外,本次比赛双方都引入了躲避碰撞算法,让机器人在场上跑动更聪明也更安全。红蓝两队在策略上也各有侧重:

德国队采用稳健的联防策略,前锋几乎不回撤到后场防守,全力压制进攻。

火神队则采用人盯人策略,前锋有机会回到后场防守,后卫也可能冲到前场参与进攻,攻防转换更灵活。

当然,“团队智慧”也是重点。机器人足球赛的意义不仅在于看谁单个球员技术高超,更在于比拼整支队伍的战术智慧——谁的算法更聪明,谁的策略更巧,才是真正的胜负关键。

26个赛项487场比拼,已经落下帷幕。

作为观赛者,我们也还沉浸在赛场的热烈之中,想要抠细每一个名场面——

那里既有最前沿技术惊人的进展,也有现实的技术考验值得思索。

从机器人马拉松,到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运动赛事激发的热血背后,实验室里的技术攻关也被更清晰地展现到公众面前,我们得以一窥,当今世界机器人技术的真实面貌。

说实话,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比赛了。

BTW,今年的比赛日门票是128元起,最贵428元。卖得属实火爆。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