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的“自己人”掌舵NASA 贝索斯太空梦要悬了?
5月9日消息,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旗下的蓝色起源公司近期取得重大进展,赢得了美国太空军价值24亿美元的卫星发射合同,标志着其在争夺政府航天项目订单的竞赛中迈出了关键一步。然而,要保持这一势头,贝索斯必须面对一个难以忽视的挑战——来自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强大影响力的持续施压。
SpaceX早已在政府合同和太空探索领域建立优势地位,同时,马斯克与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关系紧密。他的盟友甚至已开始主导NASA的决策。为迎头赶上,贝索斯正试图重塑与特朗普的关系,并着手全面整顿蓝色起源,力求将其打造成SpaceX的强劲对手。
以下为英文翻译全文:
2025年4月,贝索斯在4月收获了一个好消息:蓝色起源公司拿下美国太空军价值24亿美元的军事卫星发射合同。这一合同堪称是这家初创企业的重大突破,标志其终于能与SpaceX同台竞技——后者同期斩获了价值59亿美元的相关订单。
要维持这种势头,贝索斯必须持续赢得政府订单,但阻碍重重。作为贝索斯的长期对手,马斯克与特朗普总统私交甚笃,并可能在长期左右美国未来数年的交通及航天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的盟友、金融科技领域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Jared Isaacman)被提名为美国宇航局(NASA)局长。外界普遍预计,他将主导NASA将重心从登月转向火星——这正是SpaceX长期以来的核心战略。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预算案计划削减NASA 24%的经费,并可能叫停蓝色起源正为其研发着陆器的登月计划。此外,SpaceX还试图影响监管亚马逊“柯伊伯计划”(Project Kuiper)卫星互联网服务的联邦机构,而该计划将与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网络展开正面竞争。
曾与NASA及多家航天企业合作的古德曼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古德曼(Bill Goodman)指出:“马斯克如今在政商两界站稳脚跟并掌握话语权。面对这种局面,其他人拿什么和他争?”
根据一位曾与贝索斯密切合作的人士透露,多年来为亚马逊和蓝色起源服务的说客成功影响着政策制定与政府合同。如今,这位人士指出,贝索斯正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因此,在与特朗普总统断断续续周旋十年后,贝索斯采取了一系列被广泛解读为试图重启与特朗普关系的举措。
大选前夕,贝索斯旗下的《华盛顿邮报》突然撤回对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的总统竞选支持。特朗普胜选后,亚马逊宣布以4000万美元购得有关其夫人梅拉尼娅(Melania Trump)的纪录片版权,并开始重播真人秀《学徒》(The Apprentice)——这档节目被认为成功将总统塑造成商业天才的形象推销给大众。与其他科技巨头步调一致,亚马逊向特朗普就职典礼捐赠100万美元,贝索斯更亲临现场。
此后,尽管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科技高管持续造访白宫,直接游说特朗普,贝索斯却保持着相对低调的姿态。据多位知情人士表示,这完全符合贝索斯的本性,并将其描述为务实的商人:在避免卷入日常政治博弈的同时,竭力保护旗下企业免受不可预测的执政当局带来的风险。
一位心腹幕僚指出:"任何认为贝索斯在'向政治风向磕头'的人,都严重低估了他的长远战略眼光。"其他人则预测,马斯克与政府在贸易、移民政策上的分歧将最终瓦解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兄弟情谊"。"何必乞求特朗普爱你胜过爱马斯克?"一位曾与贝索斯共事的人士反问道,"静待他们'离婚'岂不更明智?"
贝索斯代表拒绝就本文置评。蓝色起源与亚马逊均不予置评。SpaceX未回应置评请求。
马斯克加倍下注
就在2024年春季,贝索斯还鲜少向特朗普示好。2024年3月大选升温之际,贝索斯通过自2021年设立的“勇气与文明奖”,向退役海军上将比尔·麦克雷文(Bill McRaven)捐赠5000万美元——这位四星上将多年来一直公开指责特朗普威胁美国共和政体。贝索斯还向女演员伊娃·朗格利亚(Eva Longoria)追加捐赠了5000万美元,她是一名移民活动家兼民主党主要筹款人。
然而,局势在7月发生剧变。当月,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竞选活动中侥幸躲过刺杀。仅30分钟后,马斯克便在他控股的社交平台X上公开表态,支持特朗普再次竞选总统。
当晚,鲜少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的贝索斯也在X上发文,称特朗普展现出了“非凡的气度与勇气”,但并未明确表态支持谁。而马斯克则加倍押注,向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注入数亿美元资金。此举令外界迅速意识到,在特朗普可能入主白宫的第二任期中,马斯克势将拥有超乎寻常的影响力。
刺杀事件后不久,据报道,贝索斯主动致电特朗普,向其推荐北达科他州州长道格·伯根(Doug Burgum)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大选前不到两周,《华盛顿邮报》突然撤销了对时任副总统哈里斯的公开背书。此举被广泛解读为贝索斯试图使自身与邮报免受特朗普怒火波及。尽管贝索斯否认存在任何利益交换,但事件导致《华盛顿邮报》内部爆发动荡:部分订户退订抗议,多位记者愤而辞职。
这番举动令不少贝索斯的亲信感到震惊,但深谙世故的观察者则认为,这是一位精于算计的企业家在保护自身核心利益。他们指出,《华盛顿邮报》对贝索斯仍有一定意义,但相比之下,亚马逊和蓝色起源的战略地位显然更为关键。
贝索斯自幼便是太空狂人。在高中毕业演讲中,他就提出过建立地外人类殖民地的设想。2000年创立的蓝色起源,旨在通过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降低太空探索成本。约两年后,马斯克创立SpaceX时怀有类似抱负。在这场竞赛中,马斯克捷足先登,率先赢得政府合同。
自2021年卸任亚马逊CEO后,贝索斯将重心转向蓝色起源。虽然仍任亚马逊执行董事长,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他如今鲜少现身西雅图总部,更倾向通过电话与管理层沟通。尽管外界认为他常乘游艇周游列国、流连名人社交圈,但据其自述,每日仍保持10小时会议强度,主要与蓝色起源团队闭门磋商,偶尔介入工程选项评估。
知情人士透露,贝索斯正推行严格管理制度,意图打造能与SpaceX抗衡的对手。自专注投入以来,蓝色起源终将延宕多年的“新格伦号”(New Glenn)火箭实施轨道发射,并通过裁撤10%人员精简架构,以削减官僚主义,加速量产与发射进程。
蓝色起源的迟缓进展也成了马斯克的“调侃靶子”。他在社交媒体屡用“山寨者”嘲讽与“第二名”表情攻击对手。尽管贝索斯始终避免幼稚的社交媒体攻击,但蓝色起源已两度质疑SpaceX所获联邦合同:2013年反对NASA将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租赁给SpaceX(该设施现仍在使用);2021年针对29亿美元载人登月合同起诉美国政府,终以败诉收场。
奋起直追
蓝色起源仍需奋力追赶。根据媒体对政府合同的统计,过去11年间SpaceX累计获得美国政府合同金额高达250亿美元,而蓝色起源仅约60亿美元。SpaceX火箭已成为NASA的核心运载力量,定期执行运送宇航员至国际空间站的任务,而蓝色起源迄今主要开展亚轨道太空旅游。
最近蓝色起源完成了一次被包装为"数十年来首次全女性太空飞行"的短途任务,尽管外界普遍认为这不过是公关噱头。此次约10分钟的飞行搭载了贝索斯未婚妻劳伦·桑切斯(Lauren Sánchez)、电视主持人盖尔·金(Gayle King)、流行歌手凯蒂·佩里(Katy Perry)及另外三名女性。
通过参与NASA"阿尔忒弥斯"重返月球计划(Artemis Program),蓝色起源决心证明其技术资质,并已获得价值34亿美元的月球着陆器建造合同。然而马斯克始终将火星视为更具战略价值的目标,常穿着"占领火星"T恤出席特朗普相关活动。他正积极游说NASA重新聚焦火星探索——这正是SpaceX巨型"星舰"(Starship)发射系统的研发目标。
特朗普提名的NASA局长人选艾萨克曼与SpaceX关系密切,曾投资该公司创建名为"北极星"(Polaris)的载人航天项目,并完成全球首次商业太空行走。在任命听证会上,参议员们就其潜在利益冲突提出质询。面对密歇根州民主党参议员加里·彼得斯(Gary Peters)的提问,艾萨克曼强调:"参议员先生,我必须明确表态,我的忠诚属于国家、NASA及其改变世界的使命。"他同时承诺不会中止耗资数十亿美元的探月项目转而专注火星。
根据政府预算提案,除削减NASA拨款外,拟新增10亿美元火星探索资金,但未明确具体用途。首次载人登月任务将继续由SpaceX提供登陆器,但后续两次任务面临预算削减风险,这使得蓝色起源的着陆器合同前景存疑。
亚马逊的“柯伊伯计划”同样面临挑战。这个总投资100亿美元的项目,是公司重大战略布局,目标是打造全球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上周,亚马逊成功将首批27颗卫星送入轨道。然而,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要求该公司必须在2026年7月底前完成超过1600颗卫星的部署。
然而,由于建造速度不足,亚马逊很可能无法按时完成部署任务。知情人士称,该公司将不得不向FCC申请延期。与此同时,SpaceX已向FCC提出建议,要求该机构停止对卫星运营商的常规延期批准,除非在“极为罕见且确属不可预见的特殊情况下”,才应允许“极短期的延期”。
上周的突发事件再次提醒贝索斯,与特朗普政府的关系依然脆弱。特朗普获悉亚马逊拟在其平台上显示美国关税成本后勃然大怒。白宫新闻秘书随即发声抨击,称这一举措是“敌意十足、具有政治意图的行为”。特朗普甚至亲自致电贝索斯表示不满。
虽然此次事件迅速平息,与蓝色起源或柯伊伯计划也毫无关联。但这场风波也表明,贝索斯仍需谨慎维系与特朗普之间的微妙关系。
Goodman Technologies首席执行官古德曼建议,贝索斯应寻找与SpaceX在供应链和制造领域的合作机会,并向特朗普和马斯克表明,他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太空探索的发展。
“从商业战略角度看,贝索斯应选择与马斯克互补而非直接竞争的任务,”古德曼说。“毕竟这是太空——一个足够广阔的领域,有的是空间让他与马斯克实现交叉协作,甚至形成协同效应。”